GNSS监测站
一、产品简介
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还涵盖在建和以后要建设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国际GNSS系统是个多系统、多层面、多模式的复杂组合系统。
GNSS位移监测站由内置GNSS接收机、传输模块、物联网卡、天线、锂电池、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和解析软件组成,安装方便快捷。接收机采用高精度多模多频板卡,根据不同的需求配置不同的北斗/GNSS板卡,数据通信方式采用无线电或网络方式,可以作为基准站或移动站使用。
广泛应用于山体边坡变形监测、尾矿库变形监测、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桥梁变形监测、建筑物形变监测等静态位移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网络参考站、驾考系统、机械控制等系统集成。
二、功能特点
◆ 采用北斗,GPS,GLONASS和伽利略四星12频GNSS模块,可单卫星系 统定位,也可联合RTK定位
◆ 高度灵活的分体式设计,适用于变形监测、网络参考站、驾考系统、机械控制等系统集成
◆ 预留以太网、4G通讯
◆ 支持GPS信号和L2C现代化改造后的GPS信号
◆ 支持自动差分,差分格式支持RTCM2.X、RTCM3.X以及CMR
◆ 470MHz无线电台适用基准站和流动站作业,通讯协议支持透明传输、TT450S
◆ 可远程设置、下载、查看数据等等。
三、工作原理
GNSS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
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而用户
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注:因为差分定位所需,至少需要一台基准站。移动站用多少,视监测需求而定。
四、施工安装
边坡表面位移 GPS 监测系统一般设 1 个 GNSS 参考站作为位移监测的基准框架,以及若干 GNSS 监测点。它长期连续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实时传输 GPS 观测数据到控制中心,并实时为各监测站提供高精度的载波相位差分数据及起算坐标,若干个连续运行监测站同样实时的向数据中心传输数据,进行准动态差分。
GPS 参考站主要包括站址选择、基建及设备安装;
参考站站点选择,参考站要求建立在地基稳定的地点,同时 GPS 参考站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场地稳固,年平均下沉和位移小于 3mm;
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不宜超过 15°;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 200m, 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尽量靠近数据传输网络; 天线墩的高度不低于2米; 观测标志应远离震动源;
站点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