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1-62657772

热门关键词:  扬尘  工地  气象站  噪音  tsp  景区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咨询热线

0371-62657772

智慧农业物联网对农业的重要作用

作者:港迪科技时间:2025-08-20 16:51 次浏览

       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步,而且还推动了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效益。
       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特点主要是凸显在物联网设备与解决方案上,农业物联网设备与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和应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解决当前农业生产资源紧缺和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通过科学管理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生产过程,以最少的农业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生产价值,并且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资源利用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智慧农业物联网‌精准调控减少浪费‌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气象等指标,结合AI算法生成最优灌溉/施肥方案,如甘肃张掖智慧灌溉系统实现节水65%的同时增产18%,山东寿光蔬菜大棚通过环境控制系统降低80%人工成本。相较传统粗放式管理,肥料利用率从30%提升至接近100%。
‌农业装备效能突破‌
北斗导航农机实现夜间连续作业,效率提升3倍;农业无人机作业效率达人工的数十倍,农药用量减少25%-30%。智能设备替代人力密集型劳动已成趋势。
二、产业链协同升级的底层支撑
智慧农业物联网生产端智能化重塑‌
从土壤监测(如pH值、温湿度传感器)到作物健康诊断(无人机多光谱识别病虫害),物联网形成覆盖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使1人管理50亩设施农业成为可能。
‌流通端质量溯源革新‌
山西太谷的智慧养殖项目通过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广东荔枝产业平台接入500万条数据实现95%病害预警准确率,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服务端数据价值释放‌
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气象、市场等数据,生成种植规划建议与灾害预警模型,如东北AI气象模型提前30天预测霜冻,农业生产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三、应对农业现代化的刚性需求
智慧农业物联网破解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率达37%,而无人农场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自动化5,北京通州农户通过APP远程控制200亩鱼塘,有效缓解用工难题。
智慧农业物联网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传统农业过度使用化肥导致45.4%耕地退化,智慧农业通过气雾栽培等技术实现废液零排放,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向环境友好型转型。
‌市场需求倒逼技术升级‌
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年均增长21%,电商平台要求全链条可追溯,迫使生产者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质量信任体系。
四、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
智慧农业物联网‌国家战略层面部署‌
“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多地政府将智慧农业纳入新基建投资重点。
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成本持续下降‌
单颗土壤传感器价格从2018年800元降至2025年120元,云计算服务成本降低使中小农户可负担数字化改造。
       智慧农业物联网已成为破解资源约束、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重构农业生产关系与产业生态。
 
 
 智慧农业物联网不仅仅只是用于农业,在大田种植、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作业等领域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为它采取的是以实际数据为基础,作物的科学生长知识为依据,这样一来就能有效规避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利用它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

Copyright © 2010-2022 郑州港迪科技有限公司 Power by DedeCms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9005525号-4

0371-62657772